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曹老 > 曹老纪念文集 > 正文

友情链接

曹老纪念文集

追忆恩师
2019-04-01

肖建

寒来暑往, 转眼我的恩师曹建猷教授离开我们已有十个年头。每当回想与导师相处的时光,他老人家的音容笑貌仿佛就在眼前,历历往事仿佛就在昨天。

1985 年,那时我在湖南大学电气工程系任教。当时国家制订攻读博士学位的制度不久。我萌生了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想法。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了西南交通大学的博士研究生招生广告。与教研室的老教师们谈起此事,大家都说西南交通大学就是原来的唐山铁道学院,是中国的一流大学。通过进一步了解,更知道了曹建猷教授乃是中国铁道电气化的创始人。我决心报考曹建猷教授博士研究生。

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我给曹建猷教授写了一封信,介绍了自己的情况,并表达了求学于他门下的愿望。我想,曹教授那么忙,一定不会有回音。没想到,我很快就收到了曹教授的亲笔回信。当时,我激动万分,一口气读完了全文。教授的回信情真意切,字里行间,充满了热情的支持与殷切的期望,体现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对学生的爱护和关心。

1985年底,我怀着期盼的心情来到当时位于峨眉山下的西南交通大学,参加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此时,我终于见到了我仰慕已久的这位博学、严谨的学者,和蔼可亲的恩师。第一次见面,我就被恩师的幽默睿智与那平易近人的作风深深打动。曹教授关切地询问了我旅途的情况以及工作学习经历后,关照我到峨眉山一些风景点好好看,并亲切地笑着用湖南话对我说,很高兴这里又将多一位湖南老乡。恩师的一席话,使我感觉到一股热浪从心中涌起,暖遍全身。看着身边这位严谨慈父般的导师和周围郁郁葱葱美丽的校园,我顿时感到,在这样的氛围下做学问,真是人生的一大幸事。

回想在交大的求学岁月,恩师对我学习上的指导和生活上的关怀真可谓无微不至。记得有个学期选课,恩师要求我选修数学系的“非线性泛函分析”,我知道这门课难度很大,没有直接回答。恩师见我态度暖味,严肃地对我说,作为一个博士生,一定要拓宽知识面,打好扎实的基础,才能在自己的研究领域有所突破。他还以自己为例,说自己虽然一直从事电气工程的研究工作,但是在MIT的博士论文却是用电气工程领域的知识解决了同步电子回旋加速器的相关问题。在恩师的鼓励下,我更加注重自己的基础理论学习。现在回想起我的工作与研究经历,我深深感到,博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确实为自己以后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这一切都得益于思师的谆谆指教。

在我的学习过程中,处处渗透了思师的心血。无论是课程学习、论文选题,还是对论文课题内容的深入研究,他老人家都认真对待、细心指导。记得我的博士论文完稿时,恩师已随学校搬迁到成都。我从峨眉赶到成都将论文初稿交给恩师时,他老人家十分高兴,约我晚上再去。当晚上我如约去他家,他告诉我,论文总体上很不错,完全达到了博士论文的要求,但一些细节部分尚有待于改进。他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后,将论文初稿递给我。我当即随手翻了一下,只见从论文题目到论文中的各个细节部分,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恩归对论文的修改意见。我当时热泪盈眶,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恩师那时已经是七十余岁的人了,我想为了我的论文,他肯定是一整天都没有休息。他老人家这种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和敬业精神,我将终身难忘。

1990年底,我得到了一个去意大利米兰工业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的机会。恩师知道后十分支持,立即与有关方面联系,为我办理相关手续。在意大利求学期间,我经常与恩师书信联系。每次我给他老人家写信,他都必回信。当时一个人在国外,要面临诸多工作、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和压力,恩师每次的回信都给了我极大的鼓舞和动力。

恩师晚年热衷于体育, 尤其关注足球和排球。我每次到他家中探望时,恩师总是谈古论今,无论是排球的发展,还是足球的排兵布阵,都有真知灼见。然而恩师更是关注学校的发展,在他心目中,学校就是他的家。每当谈到学校或学院又取得了新的发展,他老人家总是眉飞色舞,高兴得就像小孩一样。而当学校在前进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恩师时常夜不能寐,甚是担忧,这种境界真是可敬可佩。

1997年9月18日,我从外地出差返校,路上遇见陈维荣,他告诉我曹教授病重,正在成都军区陆军总医院住院。我急忙赶往医院看望他老人家,并与其他师兄弟安排好陪护时间表。那天,很晚我才离开医院,准备第二天去值班。不曾想,这一刻竟是我与恩师最后的永别。一夜之间,我们师生就阴阳两隔,我的悲痛之情难以言表,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恩师生前喜欢岳飞的满江红一词,常用“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来告诫我们,激励我们努力学习,勤奋工作。我与恩师之间没有高谈阔论,只有平平淡淡,点点滴滴。但就是那些平平常常、实实在在做人做事的风格,在我心中树起了一个朴实无华、刚正不阿、具有高尚人格魅力的高大形象,默默地影响着我,成为我人生的楷模。如今我也为人师,每当我面临工作上的困感,每当我面对我的学生时,恩师就像一面镜子,为我解惑,为我指路。

   写于2007年9月

作者简介

肖建: 1950年出生于湖南衡阳,曾先后获得湖南大学学土学位、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博士学位,而后在意大利米兰工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任四川省自动化与仪器仪表学会副理事长、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铁道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