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曹老 > 曹老纪念文集 > 正文

友情链接

曹老纪念文集

良师益友 大师的风采 ——谨以此文缅怀已故铁道电气化先驱曹建猷教授
2019-04-01

钱清泉

 

我国铁道电气化事业的奠基人、著名的电气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曹建猷教授离开我们已满满十载。十年间,曹老一手创立并为之奋斗终身的铁道电气化事业发展日新月异,曹老曾经用心血和汗水开拓耕耘过的这块热土——电气工程学院亦蓬勃发展、人才辈出。每每忆及曹老,鲜活的往事似发生在昨日,历历在目;曹老的音容笑貌似在眼前,清晰可见;曹老那颗为党、为人民、为事业操劳的心似仍在跳动,永不停歇……

从零做起,豪气盖云天

某位伟人说过:“爱国是做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委实,曹老用毕生的奉献述说着自己的忠诚。上世纪50年代初,曹老带着满腹经纶,带着对新中国的信心和对人民的忠诚,从美国学成归国。他与任朗、杜庆萱等专家一起,积极为新生的电气学科招贤纳士,短短时间,就组建了近百位教授和二百多位讲师助教组成的教学科研队伍,规模空前,形成了“群英汇唐山”的兴盛局面。当时,泱泱大国不见一寸电气化铁路,既无资料可以参考,也无经验可以借鉴,搞“电气化”的困难可想而知。曹老克服重重困难,通过科学论证,提出了我国未来铁路发展的必由之路——铁道电气化,其观点发表于1956年的《人民日报》,鞭辟入里,语惊业界。紧接着,他着手组成科研攻关队伍,投入到电气化的研究中。经多方奔走努力,1958年,铁路电气化项目赢得了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的立项支持,如虎添翼。自此,曹老常常废寝忘食,深入宝凤电气化铁路现场,与铁道部领导和专家一起商讨技术方案,几经寒暑,宝凤电气化铁路顺利开通,完成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成为中国铁路电气化的开篇之作而彪炳史册。
    在中国铁路主要技术政策中,从把“电气化”引入“蒸汽、内燃”的世界,到“内燃、电力并举”,再到“电力先行”,每一步的前进都凝聚着曹老的心血。曹老一生,专注于铁道电气化,如痴如醉,虽遭遇“文化大革命”冲击,仍矢志不渝,风吹雨打,皆坦然处之,报国初衷从未动摇。“文化大革命”过后,经历重重坎坷的曹老积极争取入党,1987年,终得偿所愿,成为中共党员后的第一句话“漂泊了大半生,今天终于找到组织了”。曹老爱国情怀,可见一斑。

大公无私,“霸”气图发展

我与曹老交往,始于学生时代。曹老处事,公私甚为分明,凡于学校、于国家发展有利之事,他会力排众议,全力倡导并贯彻实施,直至成功。若遇私事,不涉及公家利益,则一切好办。当时师生暗地里送给曹老一个尊敬的绰号——“曹霸天”,闲聊之际,曹老有所耳闻,我等正紧张思考应对之策,不想曹老竟哈哈一笑“不挟私心,霸道一点也无妨”,并欣然接受此“名誉头衔”。

随着铁道电气化事业的快速发展,曹老意识到专业要综合,学科要交叉,才能真正做大做强。他前瞻性地提出电气要与其他学科合作,在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申办之初,曹老提出依托二个学科二个研究所联合申办的方案,并积极推动学校相关部门为之不懈努力,曹老敏锐的眼光再次为学校的快速发展赢得了机遇,在他的关注和鼓励下,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备工作进展顺利,最终获得国家批准,并在轨道交通领域一枝独秀。从“铁道电气化”打开局面到蓬勃发展再到“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顺利建成,曹老以其大公无私的“霸气”为学校、学科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曹老一生,慧眼独到,尤其在人才选拔和培养上,从不落俗套。为了尽快培养出电气化方向的新生力量曹老每年都亲自挑选优秀毕业生留校充实教学、科研队伍。曹老选拔学生,考试形式灵活,不拘泥于试卷成绩。例如,研究生选拔,面试时常以基本问题考之,观其反应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若认为满意则当场录取。曹老亦十分关注年轻人的发展,他多次向学校及省各主管部门提出建议,对于有贡献的青年教师,希望能够破格晋升职称,曰“我三十余岁可做教授,他们为何不可?”许多青年教师因曹老的帮助在学术上迅速成长。如今,学院教师队伍结构合理、年富力强,这与当年曹老培养、重用、提拔青年才俊是分不开的。

平易近人,和气暖人心

曹老随和,又很风趣,完全没有学术权威的架子。记得一次华罗庚来校访问,当时学校尚在峨眉,条件艰苦,曹老听闻学生刘太平烧得一手好菜,戏称:“我备材料,你献手艺,一起设家宴款待华老师如何?”遂付诸实施。师生合合作宴请贵宾,传为一段佳话。

曹老亲切, 为人称道。1965年,成昆线建发电厂,曹老带领61级的学生参加现场实践。山路崎岖,部队特意派卡车和工程兵护送。每走一段就会发现坠落山涧的汽车残骸,看得大家心惊胆战。5天的车程,曹老坚持要与大家一起坐卡车,我们坚决不肯,在带队老师、学生和工程兵的一致要求下,他才勉强坐上了首长的吉普车。现场条件极其艰苦,但曹老婉拒了部队为他安排的勤务人员,也坚决不让工地为他单独开小灶,与大家一起吃粗茶淡饭、住工地帐篷,生活条件一切向学生、工人看齐,让大家格外钦服。曹老非常尊重现场的工作人员,时常与他们交流问题,言语中流露出对他们的赞赏,他常常谦虚地说:“在学校待久了,容易与实践脱节,很多实际问题我们不懂,来到这里,我们就是学生,是向各位学习的”。曹老的谦和,赢得了广大工人和士兵的尊重和爱戴,被冠以“平民教授”的称号。

曹老豪爽,尤喜与青年人交往。当年学校条件艰苦,为了鼓励大家共同努力,曹老常常自己出资组织大家开茶话会,会上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增进大家感情的同时,也了解到许多实际问题,曹老常常愉快的称之为“体察民情的捷径”,通过这条快捷通道,他了解到一些年轻教师生活上的困难,并主动资助过他们。

曹老桃李满天下,与学生关系甚好。每每有学生返校,只要有机会,必会拜会曹老,曹老亦欣然相见。犹记得曹老八十岁生日时,数百学生专程赶回母校为他祝寿,觥筹交错间,曹老流露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喜悦,他说:“看到大家都颇有成就,做老师的真是甚感欣慰。”至今,十年前曹老与大家在一起的热闹场面还清晰镌刻在脑海中,时常回味,难以忘怀。

坚毅果敢,具有远见卓识

在学科发展上,曹老常常深谋远虑。当时,铁道电气化刚刚发展,急需大量教学人才,曹老多次与大家交流,告诫大家教学科研要互为促进、协调发展并长期坚持不懈地支持科研投入,以科研带动教学进步,曹老自身亦坚持奋战在教学科研第一线,时时处处为广大教师做出榜样。他密切关注着行业的发展和科研的最新走向,每逢新成果鉴定或科研报告会,他都欣然前往,认真给出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曹老于我,有启迪之功。1960年,我刚毕业留校,曹老倡导并积极支持电气化铁路远动这个研究方向,鼓励我和几位同事坚持研究下去,但攻关难度甚大。在曹老的努力下,该项目获得立项,得到了宝贵的资金支持,为研究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在课题研究中,曹老从不束缚手脚,鼓励我放手去搏,并适时“指点江山”,帮助解决了许多难题,20世纪60年代,国内还不具备生产电子元器件的能力,给研究造成了相当大的困难,曹老就趁出国访问的机会,从前苏联购买晶体管等器件以供新型远动系统的研究之用。

恢复高考后,自动化、计算机等新兴专业不断涌现并迅速发展,曹老也开始着手创办新的专业。几个同事前去支持新专业的建设,我也向曹老表达了自己想去做新兴专业的想法,曹老不允,激励我在远动研究这条道路上继续走下去,他说:“在远动,你将是一条龙;在其他领域,可能只是一条虫。”寥寥数语,使我哑口无言,后来,出国请求亦遭他拒绝,心中想不通,找他理论,曹老说:“今日不议此事,要吃饭,我请客。”数次闭门羹之后,只好作罢,继续潜心于远动系统的研究。当国内第一套微机运动系统基本完成时,曹老笑问我“现在你还要走吗?”一语道破他多年的良苦用心。

曹老生病住院期间,忍受病痛折磨,却依然关心我的院士申报进展情况,当时我不以为意,曹老训诫道:“院士申报不是你一人之事,是关乎学校和学科发展的大事,我病重,不能正常工作,实在令人着急,你们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办好,为以后的持续发展撑起一片天。”院士申报成功,未能让曹老亲眼所见,实感遗憾,只有尽力做好本职工作,为学院、学科发展添砖加瓦,以慰曹老在天之灵。

宗师离去,转眼十年有余,逝者如斯。回想昨天,《人民日报》发表曹老文章,宝凤电气化铁路胜利开通,中国铁道电气化事业呈现蓬勃发展之势;时至今日,六次大提速圆满实现,高速客运专线大规慢建设,中国铁道电气化事业迎来了又一个春天;曹老半个世纪前以大师的智慧论证、创立的铁道供电制式得到前所未有的应用和发展,此功德,吾辈实难望其项背。

忆曹老高凤亮节,心中敬仰,难于言表。唯时常告诫自身,处处以曹老言行为楷模,鞠躬精粹。亦庆幸自己虽已届实感无愧前辈。今逢曹老诞辰90周年,胸中情愫,百般翻腾,实觉秉承曹老爱国奉献之精神,发扬厚德载物、求实创新之电气传统,前仆后继,推动学科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乃我辈及后来人肩上不可推卸之重任。

写于2007年9月

 

作者简介

钱清泉: 1960年毕业于唐山铁道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前身)电机工程系,我国著名铁道电气化与自动化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历任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电气工程学院院长。现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